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儒家基督徒论坛(学术版)

这里是耶儒对话、耶儒融合的网路学术资料汇集(请参见本论坛原始站、新浪站、天涯站)

 
 
 
 
 

日志

 
 
关于我

2005年孔诞前夕,本论坛最初为应对儒家复古派而由金陵协和神学院儒家基督徒文化研究者建立。论坛因故曾辗转多处,2005年底落脚于改造博客网bokee.com资源而来的有门槛的学术论坛。2013年由博客网迁于此处。这里是追求中华文化与基督信仰融合的“儒家的基督徒”网路学术资料汇集(不仅仅停留在耶儒对话上)。这里呈现出自从利玛窦以来基督信仰扎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的一条清晰的“儒家基督徒神学”文化流脉。如需在此发表最新相关学术资料请直接投稿论坛管理员rjjdt@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投稿”。

文章分类

弘毅:求新、求变、求创——中华文化才会有新希望--儒家基督徒的脚踪  

2005-11-19 07:04: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弘毅:求新、求变、求创——中华文化才会有新希望

                                      

[原创]求新、求变、求创——中华文化才会有新希望
弘毅:求新、求变、求创——中华文化才会有新希望--儒家基督徒的脚踪 - rjjdt - rjjdt学术部落(网易站)
  作者:弘毅
       人类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五千年了,各种的学说和信仰层出不穷,面对这浩若烟海的思想理论,我们能不能应该采取一种既理智又实用的态度,先放下高低优劣的争论,立足于现实人生,去探索去实践,看看这些思想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比如佛教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生命是轮回的产物,确实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但如果因此而产生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那就是失之偏颇了。无常也可以成为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因为无常所以能够改变,人是可以改造自己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也蕴含一种对生命无常的体会,但更多的意味却是对大化流行的思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凸现了人生的存在意义——生命对我们来说不应该只是一种重复!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我觉得在于其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孔圣人曾向老子问礼,并没有门户与宗派的狭隘,故能成其大。宋明儒学的复兴其实也正是因其开创者大都出入佛老,受到不同思想的激荡,才有所创新。近代新儒学的兴起更加明显了,是受到西方文明的碰撞才焕发了新生。

       西方的浮躁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冲动,它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和既有的一切体系,所以常在变动中发展。西方思想的成就得益于其浮躁吧?而东方文化总有崇祖的倾向,即使有所创新也总要依附到前人的思想里面去,仿佛不如此就站立不起来!我不认为传统是尽善尽美的,应该是一代胜过一代!

        如此看来真正面临危机的恰恰是中华文化,一方面,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已经丢失殆尽,也未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却总是浅尝辄止,过分注重实用的东西,没有学到人家的真本事。西方文化的最大优势就是其理智冷静地自我反省与自我调整能力,正因为经常有危机感,所以才会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我们常常在唱高调,处于自我陶醉的幻想世界。也许,我们是到了该改变自己的时候了。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只有走出自我封闭的陈旧思维方式,求新、求变、求创,中华文化才会有新希望啊!

       一切从经典出发,一切以古人为标准,还有什么发展的余地呢?任何一种思想如果已经有了极致的话,那就很可能走向僵化和束缚。尊重祖宗不是要趴在前贤的脚下,而是要站起来,与古人平等对话,既不盲目轻信,也不完全否定。在真理面前,古人、今人、东方、西方都是平等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评论这张
 
阅读(105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